春季气候寒冷,刚出壳的雏鹅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不强,因此必须加强饲养管理。否则,*引起疾病发生,重者导致死亡。笔者根据实践总结出提高成活率的措施如下: 一、育雏准备。春季,购买雏鹅前半个月,应把饲养场地、设备彻底冲洗干净,然后用15%生石灰或2%烧碱水消毒,再用清水冲洗;鹅棚完全封闭,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,第二天开门和开窗通风排气;垫料用的稻草消毒后晒干。另外,消毒前应把鹅棚和设备、用具进行维修,饲养场地包括运动场地和游泳池修整,保持运动场地平坦和游泳池不漏水。 二、挑选健壮鹅苗。购苗时,应当选择有严格防疫和消毒制度、种鹅体格健壮、出雏率高的种鹅场。雏鹅应选出壳早、体重大、体质、外貌优良、绒毛松软,口鼻、肛门干净和无分泌物,活拨好动,叫声洪亮的。 三、做好保温和防湿。修整鹅棚以增加鹅棚保暖性和牢固性,备足育雏用的竹篮和保暖物品及消毒过的干稻草,雏鹅调节体温能力差,保温时间为2~3周,保温时间长短和温度增减,要根据环境气温变化和雏鹅生长发育情况而定,通常是1~5日龄为26℃~28℃,6~10日龄为24℃~26℃,11~15日龄为22℃~24℃,16~20日龄为20℃~22℃,往后保持在18℃以上,日常注意观察,防止相互取暖而发生挤压(夜间用竹篮分装春雏鹅),过夜时更应注意定时查看,遇有挤压,用手拨开。如果春雏鹅蜷缩拥挤而不食,鸣叫低沉,说明温度过低;当春雏鹅散开,张嘴呼吸,绒毛潮湿,饮水数增加,叫声高而短,表明舍温过高,对上述情况应及时调整温度,减少或增加通风。潮湿对雏鹅的危害性很大,且影响生长发育。湿度大,春雏鹅*受凉,导致伤风感冒、下痢等;高温高湿时,鹅体向外散热受到抑制,影响新陈代谢,食欲下降,抵抗力减弱,也*得病。一般湿度保持在60%~65%。随着春雏鹅日龄的增长,采食、饮水与排粪量增加,鹅棚湿度增大,因此应做到勤换勤垫,应每天更换一次干草,适量撒布生石灰、草木灰,通风换气,降低鹅棚内的湿度。 四、适时饮水、开食和放牧。应先饮水后开食,如先开食后饮水或连续数顿不饮水,雏鹅遇水则暴饮致病,俗称(抢水)。通常出壳10~15小时绒毛干后,就发出叫声,能起身,如用手指引诱,大部分伸头张口啄食手指,有开食姿势,可饮0.02%高锰酸钾水溶液和含维生素B1、B6的水。条件许可时,在春季晴天的中午,将雏鹅放到清洁的河水中,水深不**过雏鹅的踝关节,让雏鹅自由饮水,**饮水时间不能太长,以3~5分钟为宜;雏鹅的饮水量根据气温情况而定,一般每天2~3次;如遇气温较低时,可在室内用水盒饮水。开食时,用篷布或塑料薄膜铺在地上,撒上清洗晾干的丝状青饲料(如莴苣叶、甘蓝、黑麦草)和已用水浸泡过的碎米(先淘净,浸泡1小时),然后将雏鹅放入,任意吃食,随吃随加。 应当充分保证青饲料的供给,适量增加日粮中的蛋白质,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,做到定时定量,少给勤加,每2~3小时喂1次,每天喂6~8次;一周龄的雏鹅,每昼夜喂食6~7次,白天5~6次(2.0~2.5小时一次),晚上喂食是养好雏鹅的重要条件,同时也可检查温度防止挤压。7日龄后,在气温24℃以上晴天,可先在浅水塘内放水;10日龄后可在温度24℃左右的晴天,选择在有水有草的地势平坦地方放牧放水,让其自由采食,适当运动,提高适口性。如遇天冷阴雨时,在半月龄以后放水。初放水时间要短,随日龄增加而延长;放牧放水时要注意预防惊群、日晒、雨淋、惊雷和鼠害。 五、科学分群。因春季天气变化较大等因素,时常会出现行动迟缓、食欲不振、精神沉郁、排粪异常等病雏,应将病雏鹅隔离,按大小、强弱分群饲养。 六、搞好疾病防疫,预防鼠、蛇为害。春季天气寒冷潮湿,细菌、病毒较易侵入,引发疾病,所以出壳后按*程序进行预防接种,才能保证雏鹅健康生长。在日常饮水中加入大蒜素或饲料中拌入大蒜素,青饲料添加穿心莲、鱼腥草,以防止白痢、大肠杆菌。鼠和蛇对雏鹅危害很大,常在晚上咬死雏鹅,所以夜间应有灯光并加强看护,对周围环境的鼠、蛇进行彻底消灭。